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近年来以“三抓三促”压紧压实县级经审责任链条,不断夯实县级工会审查审计监督工作基础,促推县级经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抓牢思想引领和业务培训,促推县级经审干部整体能力不断提升
2023年以来,来宾市总工会经审办充分利用县级工会“轮流执审”平台,抽调各县经审办干部跟班学习,以审代训,以训促审,以训提质。全年6个县(市、区)共抽调各县经审办干部24人分批到各县级工会交叉审计,在实地跟班审计和学习中,达到互学互审、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同时,开设“经审微讲堂”,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相关经审政策法规,进一步提升经审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经审业务水平。
为全面提高县级经审干部和基层工会经审干部运用大数据审计的能力,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还举办了全市经审干部业务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计算机联网审计和运用大数据审计的知识及操作要领。
二、抓实审查审计和成果运用,促推县级经审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为促推县级经审监督工作提质增效,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在县级工会以“三如”抓实经审监督工作。
不断拓展工会审查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做到经审监督“如影随形”。坚持“工会经济活动开展到哪里,审计监督工作就跟进到那里”理念,做到“五必审”,即预决算情况必须经经审会审查、重大基建项目必审、拨缴工会经费情况必审、资产运行情况必审、重大支出项目必须绩效审计。仅去年共审查审计预算执行情况204项、基建项目2项、项目绩效1项,提出意见建议804条,涉及相关资金32.76万元。
把助力政策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做到经审监督“如臂使指”。近年来,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分别对县级重点对劳模待遇落实情况及劳模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劳动和技能竞赛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小微企业经费全额返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项补助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并在审计报告中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反映和评价。
压实审计整改和成果运用,做到经审监督“如雷贯耳”。为压实审计整改和成果运用,做实经审监督,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坚持把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落脚点,推行“五查五看五不放过”机制,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一查问题整改材料,看风险点是否得到消除或控制,存在问题和延伸的隐患问题未能及时组织整改不放过。二查重大问题追本溯源,看问题是否得到深究,未开展的重大问题追本溯源不放过。三查预防提醒教育,看相关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的预防措施及相关政策是否牢记于心,未开展预防提醒教育、预防措施、政策学习未落实的不放过。四查问题“举一反三”整改效果,看审计发现的问题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控,未开展“举一反三”整改,问题风险未得到有效管控的不放过。五查审计成果运用,看审计整改情况是否纳入工会年度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年终重点工作考评中对审计问题不整改不扣除相应分值不放过。通过“五查五看五不放过”推动了县级工会经审工作从“查账、查物、查人”向“查管理、查机制、查落实、查绩效”转型发展,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防控转型发展。据统计,2023年全市各县(市、区)总工会审计的204个项目发现804个问题,已整改692个,并督促修订32项相关管理制度。
三、抓好规范建设和工作创新,促推县级经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促推县级工会经审工作高质量发展,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以县级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主要抓手,重新修订《来宾市县级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来宾市县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进一步夯实县级工会经审组织根基。同时,狠抓县级工会经审创新工作。一是增强经审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经审发展理念的创新,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通过每年对各县级工会经审会创新工作进行评审表扬,以激励县级经审会创新工作。如象州县总工会创新开启直播培训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经审干部队伍建设;兴宾区总工会推行预算审计、绩效审计、审计回访、分系统审计,实现工会经费全过程监督等经审创新工作,得到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的充分肯定,并予表扬。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来宾市总工会经审会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完善县级经审会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经审的监督权威性,促进县级工会经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创新工作手段。在县级工会探索和实施绩效审计中,重点关注项目实施效果、预算管控效率、资金使用和资产运营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会经费和资产的使用效能,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基层和会员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进一步加强经审组织经审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经审“互联网、大数据+”,加强在线审查,利用大数据覆盖,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