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中,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南方电网供应链(广西)公司主要负责广西电网公司及系统内单位的招标采购、仓储配送、合同履约等业务。在实务中,审计抽样和函证等业务面临着许多繁琐、重复、低效等问题,不但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为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南方电网供应链(广西)公司按照南方电网供应链集团公司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率先在行业内推行RPA技术在审计领域的运用。RPA技术是基于预定的规则去操作大量重复的数据,辅助审计人员更方便、更快捷地从庞杂、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提取出对审计工作有用的相关信息,可以有效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一、未使用RPA技术前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抽样程序的样本总体数据量大、结构复杂,人工筛选工作繁琐、效率低。审计抽样在审计程序中应用广泛,需要抽样的数据类型较大。例如在投标保证金方面,南方电网供应链广西公司每年收取和退还的投标保证金约7亿元左右,近4000多笔业务往来数据,还有供应商类别、收取和退回的时间、供应商函证信息等与招标采购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对繁杂数据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计抽样和函证的准确率,降低审计工作效率。

(二)统计抽样耗时较长,需要事先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量大,影响审计工作正常开展。目前选取样本时,通常采用手工抽样,简单借助计算机表格或设计抽样程序、创建抽样模型来进行抽样工作。由于统计抽样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样本特征套用不同的模型,例如投标保证金退款可能包含了错误退款、重复退款,物资出入库可能存在多出、少入,招标采购项目存在逾期等问题,这个过程就需要多次套用统计算法和模型,大幅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RPA技术主要发挥的作用

(一)快速实现数据抽取。在内部审计流程中,面对繁杂的信息资料,数据抽取是必不可少的。采用RPA技术可以从企业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其他数据源中抓取所需数据。这些资料可以是财务明细账、物资出入库明细账、发票信息、招标采购信息、合同等。RPA技术能够对抽取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清洗和预处理,比如去除异常值、重复值、缺失值等,便于后续高质量开展审计抽样。RPA技术还可以对抽取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趋势图、异常值来判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审计工作提供建议。

(二)准确实现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分析的格式是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RPA技术能够使用智能化流程来完成数据转换工作,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标准化,如财务数据、采购数据、合同签订信息等,对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这类数据可以供审计人员及公司管理层运用,根据需要生成各种指标、统计报告、趋势图等。RPA技术还可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异常值等,建立各种预测模型,比如预测未来收入和成本,检测潜在的经营风险,形成结论和推荐方案,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缩短审计期限,为公司节省成本。

(三)自动完成审计验证及报告。审计验证是审计流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审计数据的核对和检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RPA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核对,可以快速检查数据是否一致,发现潜在的差异,还可以使用自动化验证技术,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使审计验证流程更加自动化、高效和准确。除此之外,RPA技术会根据公司抽样数据和审计验证的结果自动生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风险评估及审计结论和建议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相关的模块内容,同时自动将审计报告归档存储起来,以供后续参考。

RPA技术与审计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加快推动审计技术信息化进程,极大地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和主观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审计实务中,RPA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处理复杂的审计问题,不能完全替代审计人员等。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最佳的契合,为公司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和可靠的审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