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坚持揭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重视解决问题背后的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制度助整改。该院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审计整改工作办法》,修订《审计查出问题和整改情况表》为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一是在制度上对整改中涉及的流程步骤、业务文书、问题分类等内容进行完善。二是在制度中明确划分整改问题清单和整改结果清单,使被审计科室通过表单便能清楚直观地了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事项、审计建议、整改时限及整改情况等内容。三是以制度促进整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跟踪督办抓整改。该院将整改工作重心前移,坚持审计发现问题与整改问题同步落实,切实履行整改跟踪检查责任。一是实行整改销号机制,建立审计整改台账,落实审计整改“一月一提醒、两月一督查、三月一通报”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交办—整改—反馈—审核—销号”闭环管理,做到整改一个、核实一个、销号一个。二是实行跟踪督办机制,组织开展跟踪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发出审计督办提醒,进行持续跟踪,确保改到位、改彻底。2023年审计发现问题44个,要求立行立改的34个问题已100%完成了整改,要求分阶段整改的7个问题已明确整改时限,要求持续整改的的3个问题已明确要在360日内完成整改,确保达到“审计--整改--规范--提高”的效果。
贯通协作促整改。该院加强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贯通协作,从“单打独斗”变为 “联合作战”。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室,联合开展后续疑点核查,深入查找问题背后原因,研究破除制度和流程的短板。2023年共联合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内部督查2次,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震慑与辐射效能。
成果运用强整改。该院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绩效管理、监督问责等工作依据,并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对审计发现问题拒绝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屡审屡犯的科室和个人,按照医院规定追究责任。同时注重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加强对问题背后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分析研究,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范管理、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