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地方工会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激励体系的现状,结合分析现行工会绩效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工会体系高质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激励体系要从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及奖惩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总体目标是以工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战略导向,以集中财力办大事预算政策体系和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工会经费管理机制为契机,加快全面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工会财务领域基本构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通过运用预算管理工具,促进预算绩效与工会工作绩效有效衔接,提升工会财务保障服务水平,引导各级工会组织自觉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更好地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从三个维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一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侧重点,积极构建工会依法维权和服务职工绩效指标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与政策预算的有效结合;二是以部门履职为重点,按照“一个部门,一套指标”原则,建立完善部门整体绩效指标及标准体系;三是以全总、区总工会和市委、政府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包括“工会经费收入质量”“经费支出绩效”“财务风险防范”“工会资产风险防范”等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重点评价贯彻落实上级工会和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绩效。

二、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理顺工会财务与部门绩效评价的关系,财务部门重点从整体、宏观的层面实施高质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包括集中财力办大事重大政策、部门整体绩效、工会组织预算三个层级;微观、具体的项目主要由预算部门(单位)组织实施绩效自评,分级管理,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一)对于部门高质量发展预算评价,主要根据政策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两方面结果确定。其中,政策绩效评价按照集中财务办大事财务政策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对调整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或项目的,需要开展绩效评估,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议动态自评调整机制;对明确政策阶段性绩效目标的,开展预算政策中期评估,三年一重点评,政策到期前一年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依据部门整体绩效指标体系实施。一级指标根据上级工会或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评结果确定;二级指标由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评价,最终综合确定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结果。

(二)对工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重点从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工会组织预算运行两方面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上级工会财务部门组织对下一级工会预算执行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按照地区分类分别确定绩效评价结果。同时运用大数据创新预算绩效考评方式。以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契机,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重要内容,努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激励体系

(一)研究和探索建立与高质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工会经费配置激励机制。应当鼓励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会经费配置政策体系,建立以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工会经费投入机制。今后重点要在全面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会预算政策体系基础上,建立完善与高质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工会经费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在工会经费对下补贴、专项资金分配、政策倾斜及体制结算等方面研究探索相应激励机制。一是根据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围绕党政中心大局,按照资金投向,分类确定与资金分配、政策调整挂钩的激励机制;二是根据部门性质分类确定与部门整体绩效挂钩的预算包干激励机制。对已实行标准化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实行包干制,对量化指标,适合与部门履职绩效挂钩的专项项目(含专项资金)进行预算挂钩,“专项”+“综合”并举,综合安排部门预算总额;三是对下级工会建立专项补助与重点支持的综合激励机制。根据预算执行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及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面定,分类设置权限,综合反映工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水平状况。根据评价结果研究探索与基层工会挂钩的预算激励机制。

(二)建立完善“放管服结合”的工会预算激励机制。构建符合部门与基层期盼的激励机制,应关注部门预算权限的扩大及灵活性的增加。对财务管理水平高的部门,在强化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财权“放管服”力度,给预算部门(单位)一定的自主权,激发活力,提升绩效。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与精神,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我为职工办实事”改革办事事项梳理流程活动,进一步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链条梳理“放管服”事项,如对纳入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考核优秀的部门建立“放管服”清单等,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资产管理,物品采购等内容。

四、完善工会高质量发展预算评价工作体系

(一)建立工会组织绩效与预算绩效管理联动机制。由财务部门与办公室在绩效目标和绩效监控环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各级工会组织正积极探索对同级部门实施绩效考核,应探索编制部门年度目标,建立通过信息共享,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重大项目预算绩效目标与党委、政府、上级工会绩效目标对接,在预算编制中,加强预算绩效指标与党委、政府、上级工会绩效目标指标审核,将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项目优先纳入预算安排;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将部门预算资金执行进度与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绩效目标过程评估对接,实行预算资金与“绩效目标”“双监控”。

(二)建立激励工作协同体系。整合现阶段单项考核评价激励办法,避免多头评价,将上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给予基层的单项激励措施进行统筹考虑,尽量从顶层设计层面系统性、整体性构建加快工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人才、资金、资产、项目及专项等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管理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加大激励力度。

(三)建立关联机制,推动相关改革配套措施。一是将工会高质量预算评价结果纳入对部门与基层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内容,适当提高预算绩效的考评权重。二是按中央要求,由组织人事部门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结果纳入工会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作为选人用人及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三是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探索薪酬改革和奖励性补贴制度,根据绩效高低建立差异化的工会干部薪酬制度,激励全员绩效。四是由有关部门进一步统筹整合和完善现有专项激励工作事项。对工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内容,聚焦激励事项,整合并拓展真抓实干激励政策的覆盖面,确保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指标体系全面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