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文件

桂内协发〔2022〕3


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印发内部审计探索
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展示活动方案
的通知

 

各单位和个人会员,教育分会,各联络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印发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展示活动方案的通知》(中内协发202216号)以及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协会将组织开展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展示活动,请积极组织,踊跃参加,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审计署大力倡导开展研究型审计,自治区审计厅采取有力举措不断推进研究型审计走深走实。2021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转变审计思路,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解决问题,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侯凯审计长强调,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内部审计协印发今年工作要点,把组织开展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展示活动作为2022年度的主线工作。在今年全区审计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审计厅党组书记苏海棠,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眭国华强调要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实现审计监督效能提升。建立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的审计工作机制,坚持在审计全流程、全领域强化研究工作,聚焦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做到一条主线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使审计成果既有事实有数据有底气,又有站位有高度有思路,成色更足、分量更重、效果更好。

开展研究型审计也是内部审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部审计必须深入理解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为抓手,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第一,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内部审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既是国家审计,也是内部审计发展中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经验。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个组织的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审计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内部审计提出了许多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如果内部审计不能够与时俱进,加强研究,在审计实践中仅凭经验办事、墨守成规,将难以适应新形势,难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难以为组织创造价值。第二,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内部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审计工作中要把研究贯彻于全过程、落实到各环节。通过加强研究将有利于审计人员明确审计需求,提升立项的科学性;深刻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展战略和业务特征,厘清审计思路、明确审计重点;创新运用审计技术方法,精准揭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建议;找准推动审计整改的着力点,提升审计结果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既查病,又治已病、防未病的目标,推动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有利于营造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学习钻研审计业务的浓厚氛围,增强宏观大局意识和把握政策的水平,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能查能写能说的本领,培养造就研究型内部审计人才。

研究型审计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但绝不是为了写文章搞课题,而必须立足于审计实践、服务于审计实践。就是强调要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加强研究、做足功课,使审计工作政治站位更高、政策方向更明,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征集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的实践案例,引导我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做法,促进提升研究型审计的能力水平,推动我区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二、申报案例的要求

(一)实践案例应当以近两年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提出开展研究型审计的要求以来,某个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成效为素材。特别鼓励反映在今年实施的审计项目中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案例。

(二)案例材料应当提炼总结在某个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流程中,从审前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编制审计方案;到审中的组织实施、出具审计报告;再到审后的推动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如何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做法贯穿始终,如何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使项目质量和成效显著提升的经验做法。案例材料在反映项目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有详有略,突出反映某个环节、某个方面上通过加强研究指导实践取得成效的亮点和特色。

1.审前阶段。主要反映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具体审计项目前,如何做好审前调查,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的研究,加强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行业背景等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对被审计单位所在领域、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研究,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体制、机制、制度及其运行情况的研究,如何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制订科学的审计方案,如何利用以前的审计成果和外部专家队伍,开展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和经验做法。

2.审中阶段。主要反映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具体审计项目时,如何聚焦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强对审计思路、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取证方法、审计定性、评价和处理追责的研究,在促进准确揭示和反映问题、客观作出审计评价、深入发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提升审计意见、建议和质量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和做法;如何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条件下,加强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和经验做法。

3.审后阶段。主要反映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加强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的研究,找准制约审计整改的难点和痛点,构建审计整改和协同监督机制,拓宽审计结果运用的领域和范围,为提升审计效能,更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和经验做法。

(三)案例材料可以涉及树立研究型审计理念,建立健全研究型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制度,培养研究型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但必须将这些方面的工作成效体现在具体审计项目上,突出开展研究型审计项目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切忌空谈理论脱离实践,避免写成理论研究论文或审计综合情况的工作总结。

(四)案例材料要遵循客观性、典型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在探索研究型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审计理念、有效的审计策略、科学的审计方法、有特色的取证过程以及创新的审计成果运用方法和成效等;要强化总结提炼和深入分析,要体现自身特色,案例应对其他组织有一定启发、借鉴和引领作用。要如实反映情况,不弄虚作假或夸大实际效果。

(五)案例材料应当做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文字通顺,每份材料的字数一般在5000字以内。标题采用黑体三号,正文文字采用仿宋三号,序号采用一、(一)、1.三级。

(六)申报材料应当包括:

1.《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申报表》(见附件1);

2.撰写的实践案例材料。

3.相关证明材料(可选报)。如与项目相关的、经过脱密处理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简报类资料;内部审计机构探索研究型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其他重要成果等材料。

(七)案例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中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应当做必要的技术处理,以保证不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三、参加范围

此次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面向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会员单位,同时欢迎非会员单位参加。

四、推荐案例的要求

(一)协会会员中的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等)总部审计机构可以推荐1-3项(来自不同单位的)实践案例。

(二)教育分会、柳州市内部审计协会、南宁市联络部、来宾市联络部可以推荐15项(来自不同单位的)实践案例。

(三)无法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其他单位可以直接向协会推荐1项实践案例。

(四)上述推荐单位应当填写《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一式一份),连同所推荐案例的申报材料(每个案例的申报材料一式一份),一并寄至协会秘书处(同时发送电子邮件)。

五、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安排在20223月至202211月进行。

(一)第一阶段,推荐阶段

3月至826日,请各推荐单位于826日前按要求推向协会寄送推荐案例材料的工作。

(二)第二阶段,评审阶段

826日至910日,协会组织专家对推荐的实践案例进行评审。

(三)第三阶段,公示阶段

9月中旬,协会对拟推出的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在协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在区级实践案例评审与公示的基础上,推荐典型案例参加中内协组织的全国实践案例评审展示活动。

(四)第四阶段,展示阶段

11月下旬,协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宣传展示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向有关单位颁发证书。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彭斯慧(邮寄材料收件人)

联系电话:0771—4376352

联系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98

邮政编码:530022

电子邮箱:gxiia@163.com

 

附件:1.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申报表

2.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推荐汇总表


                  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

                      20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