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所在企业深入落实“三项制度改革”,一直从事出纳工作的我被调整至审计岗。工作的突然变动,把已迈入40岁且二宝还小的我打个措手不及。
刚刚上岗还不久,上级单位的专项审计调查就“砸”到了所在单位。依照前任交接的资料,我安排好了进点见面会,对接好前期资料,却不曾想,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此次审计是针对投资担保借款管理领域的专项审计,审计内容多是偏向于下属企业的业务,但在出纳岗时,我与下属企业的业务接触不多,导致在配合审计过程中,出现了提供资料缺漏、提供数据与业务信息不匹配、政策概念不了解重复做工等一系列低级错误。思维的僵化、记忆的衰退、本领的短板拖慢审计进度,上级单位隐隐的不满让我焦急又恐慌。而下属企业对审计岗的误解,孤军奋战又腹背受敌的感觉,也让我体会到了审计人员作为孤勇者的苍凉。期间,上传精神下达过程闹过的乌龙、文件规范化处置的相关要求更是让我差点就捅了娄子。首战受挫,我委屈又失落,思及未来更是心灰意冷,甚至想过要放弃。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初出茅庐时的自己。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自己不是财务专业,却在接受财务工作时义无反顾,秉着“疾风知劲草”的韧劲勤练内功、攻坚克难,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
我决定积极应战,通过改造破除瓶颈,让自己释放更大动能。客观上无法改变的东西,我要尝试从主观层面去调整。
幸好,所在企业给予了我足够的成长空间。企业派出一位退休返聘的审计资深经理指导我,这位老审计人求真务实、抽丝剥茧、严谨求证的闪光点也深深吸引了我,我暗暗将她树立为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开始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吸纳新知识,上班路上、带娃间隙、临睡饭前、家务之余......统统被我的学习计划占领。我不断学习审计方法及手段,熟悉上下级单位的制度章程,阅读时政新规提升系统分析能力,我勤思多问、提炼汇总,不断补充知识结构链条,不断在日常问题解决中滚动复盘学习成效,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深化提升。渐渐地我发现,积少确实可以成多,记忆不好的短板可以通过不断累积去弥补;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会照着我的样子,面对疑惑和不解自觉翻阅书籍查找答案;渐渐地我发现,眼中有光,肩上有担的状态,让我的生活可以不再是一潭死水。一桩桩事情也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让我逐渐相信,此前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积“尺寸之功”,终于将小胜变为大胜。经过近半年的重塑淬炼,我已经能从容应付审计岗位的工作。开展审计时,面对下属单位的申辩及质疑,我能引经据典逐一解释;审计整改时,面对下属单位整改推进缓慢情形,我能结合学到的整改手段提供指导;在落实日常监督管理中,面对下属单位整改成效不高的情形,我也能及时察觉、介入并纠治。同时,我立足“向下扎根”,积极打造审计人员服务形象,脚踏实地探索审计成果转化举措,为下属企业排除经营“雷区”,下属企业进一步认可了审计对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成效,我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下属企业的配合度提高了。
2024年8月,上级单位对监管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工作,我所在企业以不断健全的组织体系,逐渐完善的制度建设,良好的审计成果转化成效及扎实的项目归档得到了评审小组人员的好评。现场评估环节,针对评审小组提出的个别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评价,我能结合下属企业业务推进的难点进行解释,并结合自己深化研究审计成果运用的工作亮点进行汇报,所在企业领导及评审小组对我的快速成长给予了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深知眼前小小成就只是我前进路上迈过的一个很小的坎,我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铁军”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已收获到了最好的东西,逆袭不逆袭也已经不重要。我还保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还能敢于重新审视自己,有勇气直击自己的短板;我还能在新的土壤里扎下跟根,继续在改革的征途上勇攀高峰;我还能有很大的可塑空间。高龄、孩子、家庭不是折断自己翅膀的理由,而是压力也是动力。我知道自己只要有风就还能乘风破浪,将来的我也必定还能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