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总工会五年来经审工作回顾


近年来,象州县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经审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象州县总工会(以下简称“县总”)工作全局,按照党、国家和工会审计监督工作新要求,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模式,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融入工会整体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经审组织在工会工作中的保障和监督作用,促进了象州县工会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抓基础、强服务  

(一)做到“三个到位”

思想识到位。随着工会经费逐年增长,涉及职工福利和工会活动经费日趋频繁,特别是“八项规定”出台后,行政公用资金管理从严从紧要求,我会领导班子把工会经审工作作为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一个有力抓手,全力支持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会经审会”),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定期听取经审工作汇报,及时解决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人员保障到位。按照上级工会相关规定和要求,县总经审会主任列入同级工会领导班子副职,落实2名专职经审人员负责经审工作,在对基层工会财务收支审计时,将县总工会3名会计专业技能较强的人员选配到工会经审会协助参与经审工作,着力解决县级工会经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履职尽责到位。坚持每年对县总本级年度经费收支预算、决算进行审查审计;对县总本级上半年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每年3月15日前把当年经审工作要点及年度审计计划表下发到各基层工会;自觉履行向工会全委会和工会经审会报告经审工作,接受监督。五年来,县总经审会共组织实施审计项目183项,其中:县总本级5项、直管基层工会59项,专项资金7项、乡镇总工会和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40项,行业(系统)工会60项,直属企事业工会2项,基建工程10项,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累计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823条,各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大部分得到了整改。

(二)坚持关口前移

按照上级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会注重审前规范工作,主动将审计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做到防范于未然。一是从制度着手“建章立制”列入审计范围,在审计报告中列示,并在审计整改工作中指导基层工会如何建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二是从预算方面着手,合理计算各项收支,把好预算执行关,做到预算和执行的统一性。三是严格报账审批流程。及时纠正工会经费“超范围”“超标准”以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等违规行为,为工会经费有效监督和合法使用通过了标准答案。

(三)组织开展联审

在对基层工会开展审计时,抽调被审计的基层工会经审委员参与县总审计组,联合开展对该基层工会经费收支审计,对基层工会经审人员实施“手把手”教、“面对面”审、“一对一”学,为基层工会经审干部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平台,达到“以审强学、以审代训、以审促改”的目的。

二、转变思维,创新经审工作新模式

(一)推行“立体监督”,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工会经费作为全体职工的公共资金,构建工会内审,国家审计、纪检巡查、社会审计和职工会员监督的“五位一体”的立体经审监督体系意义重大。我会把立体监督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工会改革的重工作来抓,一是履行职责,发挥工会内部审计的主体作用。二是积极配合,强化国家审计对工会审计的监督。三是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的巡查监督。四是购买服务,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监督。五是全面公开,保障职工会员民主监督的权利。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使立体经审监督体系建设在我县工会得到有效落实。

(二)推进“整改巡查”,强化审计的结果运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来宾市工会审计整改巡查制度》要求,我会坚持每年对上期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对审计出来的问题拒不整改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严肃问责,涉嫌违纪的线索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管理权限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据统计,五年来,我会共组织实施了对183个审计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审计提出的1483条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整改完成率达83.28%,补缴历年漏欠经费29.27万元,清退违规款35.77万元。彰显了审计的“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三)探索“绩效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重大资金支出的使用效果进行审查,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益、社会效益作出综合性评价,并引导全县各级工会树立和强化“花钱必问效”的绩效理念,积极探索审计监督的新方式新内容。2019年实施了对全县帮扶项目支出资金的绩效审计;2021年在乡镇总工会、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建立了经费使用评估体系,通过设置评价指标对年度工会经费收入、支出、结余等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查找利弊,查漏补缺,促进工会经费使用效益整体提高。通过效益审计,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促进工会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益、社会效益改进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最佳管理。

(四)实施“简表审计”,创建专项审计新模式。2020年我会根据来宾市总工会经审办设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专项审计简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购物品专项审计简表》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物品专项审计简表》3个审计简表。在全县开展了疫情防控资金“非现场”专项审计,围绕工会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分配拨付、捐赠款物接受管理和发放,重点核查是否建账入账、是否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私分、虚列支出、损失浪费或低效使用等行为,是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是否存在落实国家和上级工会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分阶段、分节点进行审计。非现场式“简表审计”避免了疫情现场交叉传染,既不影响基层开展防疫防控,又做到精准定位、有效审计。

(五)创新直播培训新模式,助力提升经审人员业务技能。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新形势,2022年象州县总工会依托互联网技术,将财务、经审业务培训搬进了直播间。由以往的线下面对面授课、文字版的培训材料自学等授课方式转变为直播间授课,授课期间开设有奖知识抢答,考试结束后还开展线上知识竞赛。在直播间互动公屏区,学员现场提问,授课老师都一一进行讲解分析,有效解决基层工会在经费使用的“拿不准”问题。直播培训设有回放观看功能,以便学员巩固学习;直播培训节省了时间、费用,也解决了集中业务培训场所受到人员限制的瓶颈难题。

三、坚持台账管理,提高经审工作效率

建立经审工作台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活动有记录,年末有总结。一是大大提高经审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增设经审工作台账后,统计汇总工作在一张表里可以反映出来,非常方便,出现错漏问题大大减少。二是提高数据统计效率。把原先集中处理的工作分散在平时做,减少期末统计数据汇总的工作量,保证统计工作的及时性。三是有利于经审工作资料的使用和保管。将各项统计数据归类整理,按时间登记入册,使审计统计数据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领导、有关部门及审计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的使用,避免资料失散,保证审计资料的完整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