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日益重视,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各类内部审计项目,查漏洞、补短板、提效益。受限于审计队伍人员数量、专业领域、时限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外聘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内部审计项目,即内审外聘,成为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开展审计项目的常用方式。

二、内审外聘常见问题一览

在内审外聘的实践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审计效果达不到预期,笔者主要总结如下:

1.审前调查不深入

审计组在项目进点前还未搜集并获得审计材料,或者审计材料搜集不齐全,导致现场审计阶段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压缩现场审计时间从而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只能浅尝辄止获取一些片面的问题线索,难以夯实证据链条并确定审计问题,审计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审计机构是外部单位,被审计单位出于审慎性原则配合意愿更低,审计组获取资料的难度增加,此种情况在外聘审计项目中更容易出现。

2.过程跟进不到位

虽然外聘审计组在财务、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性以及审计项目经验方面可能较企业内审人员具备一定优势,但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审计重点判断方面是其短板,需要企业内审部门进行引导、协助和过程监督。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未派员参与审计过程,或者虽然派员参与但参与度不够,审计问题的线索搜集、取证和问题夯实等关键流程主要依赖外聘的审计组,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被审计单位配合程度不高导致审计组审计深度不够,审计组审计方向偏离企业目标,审计项目进度超出原定计划时间,审计交付成果质量不高等。

3.审计整改缺参与

外聘审计组交付成果材料对于问题整改意见一般只作简单描述,对于整改建议重视程度不够,而审计组一般也不参与后续的整改过程,容易引起以下问题:虽然审计项目提出了审计发现问题,但提出的审计建议难以借鉴执行,实际操作性不强,问题迟迟无法整改;或者被审计单位在整改建议之外另行制定审计整改措施,但制定措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难以到达预期的整改目标。

三、内审外聘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上述问题,企业内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规避和纠正。

1.加强采购环节资质审核

企业内审部门采购环节应加强对于外聘审计机构的资质实力的尽调审核。对于潜在的合作对象,一方面,要注重资质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关注中介机构的资本实力、经营时间、业务能力和审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另一方面,结合项目特点要求机构提供以往的审计案例、报告等,以审核其历史项目业绩及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外聘审计机构的资源信息库,将执业能力不足、近期被监管处罚、历史项目完成质量较差等负面信息的机构拉入黑名单。

2.加强审计过程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外聘项目的审计过程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审计成果的质量好坏,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企业派员全程参与。组织参与方面,企业内审部门应派出专人跟进审计项目全程,一方面要沟通协调,为审计组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以便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对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偏差予以及时纠正。

2)审前进行充分沟通。审计方案阶段,企业内审部门应当与审计组就重点审计方向、审计目标和交付成果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务必仔细审核审计方案,并就取证单、审计报告格式、内容要素等细节方面明确相关要求,尽量事先确定模板

3)加大审前调查的资源和时间投入。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应当通过审前调查,梳理、整理出问题线索,针对问题线索设计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完善审计方案,现场审计阶段则主要根据审前调查的成果集中精力对重点问题开展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搜集问题线索相关的其他资料,夯实证据链条,从而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

4)强化审计过程监督。按照确定的审计方案和时间计划,督促外聘审计机构按质按时完成相关审计程序,定期复核及不定期检查审计过程材料,及时对审计过程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5)加强对交付成果的审核。一方面,应通过审计过程对过程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另一方面,企业应及时复核最终交付成果,并就审计发现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3.加强审计整改

对于审计发现问题,企业内审部门应当加强与审计组、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共同研究、剖析审计发现问题的根源,就审计建议达成一致意见,明确问题的短期和长期整改措施。一方面,应针对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快速止损;另一方面要追根溯源,查找导致问题产生的管理漏洞,建立长效机制避免问题再次产生。

整改措施执行阶段,强化整改监督力度,落实责任到人,对于敷衍、虚假整改、屡查屡犯的情况要坚决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