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南宁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审计局按照中央、自治区、南宁市部署要求,成立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创新建立“指导+监督+服务”内审工作模式,通过强化指导监督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在组织领导上,不断强化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要求,把内部审计作为推进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抓手,在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多次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推动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轮驱动”审计监督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审计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以及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报送,并将其作为审计机关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参考依据,与审计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机制,每年印发全市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被审计单位改革完善内部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内部审计项目1248个,审计发现问题2955个,审计发现问题金额12.89亿元,促进整改金额7.78亿元,审计建议给予党纪、政务和内部纪律处分15人,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2件,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上的监督前哨作用。

在工作流程上,不断优化内部审计指导监督重点。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扎实开展研究型指导监督工作,通过研究内审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审计目标和重点内容的指导等措施,对内审制度建立健全、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和队伍建设等提出指导意见,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机制。利用“1+N”、嵌入式审计等方式,在年度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中,明确将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列为主要内容,形成内部审计指导与审计项目实施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积极构建委托主管单位开展下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从审前培训、过程跟踪、审计报告审核、审计整改等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贯彻落实《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全市内审机构、人员和内审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单位自查、实地调研、专项检查、组织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推广等方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内部审计指导体系。2020年以来共对26家国有企业、7家市直单位、3个开发区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和124个审计项目质量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聚焦边检查边指导、边监督边纠正、边讲解边规范、边服务边提高,强化审计项目程序完整、质量规范,推动被检单位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检查情况汇总形成专项检查情况报告,促进相关单位修订完善制度、优化业务流程1550项,促成南宁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南宁城投集团等企业下属12家子公司成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经验做法获得国家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的肯定,并被《中国审计报》宣传报道。

在方式方法上,不断深化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层次。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建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对相关单位内审机构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数据集中分析,实现审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共用、共管,减少重复审计和审计盲区,有效畅通报告+整改+运用”全流程审计成果转化的路径,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督促指导各单位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整改“建账销号”制度,并把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相关审计报告上报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优化指导服务,成立企业、卫生健康、开发区3个行业内部审计组,形成网格化指导交流模式。指导高新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党工委(党委)审计委员会,促进完善开发区和高校审计制度机制、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内部审计与本单位纪委、组织人事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等监督力量协同配合,在信息共享、成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形成合力,不断拓展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规范单位内部管理、防范风险隐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市共有15篇论文荣获广西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7个单位(个人)被评为全区内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10个单位(个人)被评为《广西内审信息》杂志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7个内部审计机构(个人)被推荐参加全区“审计促发展”评比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