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立足既要发展、又要转型、还要管理提升“一轴两翼”发展路径,坚定“内提质效、外树权威”审计转型发展总目标,加强力度提升非现场审计工作,确立了“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的非现场审计提升目标,全体审计人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措并举认真落实新要求,非现场审计工作基础更加牢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一、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发挥“堡垒”“旗帜”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为攻克非现场审计支撑难题,成立全部由党员组成的“非现突击队”,制定作战图,编排作战计划,将非现场审计工作新目标细化成各项计划措施,集中攻坚,限时完成任务,圆满完成审计地图搭建、审计系统优化等工作,审计资料库收录信息覆盖全行所有部门和分行、资料数量超过3000份,为项目提供了有用的审计分析资源,协助确定审计重点,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搭建和升级非现场审计平台,增强工具实用性

2020年11月上线以来,审计系统为非现场审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系统支撑。202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在系统原有功能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丰富接入数据来源,完善预警及审计资料库模块功能,加强非现场审计模型的分类梳理,非现场审计平台的可用性、实用性持续增强。

三、持续优化已入库模型,提高结果精准度

对审计系统上线初期建立的应用效率不高的模型,广西北部湾银行集中进行了业务逻辑梳理,并结合审计项目运行,提交模型结果给审计组在现场审计中验证结果。现已结合审计需求优化20个模型业务逻辑,提高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逐步提升业务人员对模型的信赖和主动使用模型的积极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训

2022年,广西北部湾银行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和培养有科技背景的审计人才,予以强化实践培训,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举办多场非现场审计技能培训,内容涵盖非现场审计平台的基本功能操作、模型思路构建、模型设计实操等,指导审计人员实现入门到进阶跨越,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此外,通过项目研讨、考核激励等措施,促进全员参加建模工作,建模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开发建设常备模型近100个,接入业务数据表超过300份。

五、有力支撑现场审计项目,预警作用显现

随着平台功能、模型数量与质量及人员水平的不断优化和提高,非现场审计能力不断提升。非现场审计模型为年内开展的审计项目提供疑点数据支持,提高了审计抽样实效,同时,风险预警能力显著提升,筛选疑点和识别风险更精准,为精准追踪资金流向、及时收回贷款、落实贷款担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非现场支撑作用。

非现场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审计人员共参共建,需要汇集大家的审计智慧和经验。今后将持续加强非现场审计探索和创新,逐步提升非现场能力,有力支撑全行审计工作提质增效。